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推動和互聯網的發展,視覺傳達已成為一個具有極高發展潛力和就業前景的專業領域。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國外學習視覺傳達,申請國外院校的條件之一就是作品集。一份好的作品集可以直接決定申請院校成功與否。今天斯芬克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視覺傳達設計作品集~
斯芬克周邊
優秀的視覺傳達作品集都有哪些共性?尤其是像最注重調研、過程和實驗性的英國一流學?!獋愃?、格拉斯哥、金匠這類學校,有沒有可以發力的重點?
其實看看這些學校對視覺傳達課程的介紹,就會發現一些反復出現的關鍵詞:
- critique thinking
- collaboration
- interdisciplinary
- experimental
Critique Thinking
這是最抽象又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尤其是研究生階段的課程,所有的好學校一定都會強調“批判性思維”。英式教育的終極概括就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首先你要具備提出問題的能力。有RCA教授出來解釋過critical thinking,最淺顯的解釋就是“總是提出為什么的能力”。
為什么要這么想?為什么這樣做假設?為什么要這么做?為什么人們傾向于認為XXX是正確的?“批判性”聽起來是一個比較負面且激進,甚至有點政治性的詞匯。但是“批判”不完全等于“批評”,不是在已經完成的作品中“找茬兒”,去高談闊論它哪里不好,而是在一邊思考一邊不斷提出問題并改進的過程。
這個問為什么的過程是要在一切行動開展前就開始,并貫穿著整個設計行為始終的?;仡櫄v史,其實所有偉大的發明,跨時代的藝術運動和藝術思想都來自于有人思考“為什么我們總是這樣做?這樣是最好的嗎?有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學會提問,并且這個提問需要是由淺入深,推己及人的。比如你拿到一個項目的brief,首先要問自己,最先浮現在腦海的是什么?為什么是它?別人也都是這樣想嗎?如果是/不是,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有沒有更好的切入點?你還要問,為什么客戶/教授給出的需求是這樣的?其中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么?它為什么重要?
像具體的研究方法中,brainstorming,literature review,interview,prototyping等等都是表現形式,目的都是去推敲和驗證你提出的這些問題。形成一種思維和意識是需要大量的訓練的,做視覺傳達作品集之前你可以根據“由淺入深,推己及人”這個邏輯對你自己選出來的項目,設定10個問題自問自答一番,你就知道這個項目是否適合放進你的作品集了。
Collaboration
協作是英國課程中很常見的形式——小組作業,團體調研,小組討論等等,你會發現大量的課題是在協作中產生的,工作之后也是如此。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在一個工作室中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所以教授們很希望看到你在集體協作中有1+1大于2的效果。
因此在視覺傳達作品集項目的選擇中,如果是復雜的多人協作的課題或者商業作品,需要明確的看到你在項目中的貢獻,以及你是如何與他們的思維產生碰撞,協作的過程中產生了怎樣的化學反應,這些也是你的storytelling中需要體現的。
Interdisciplinary
有很多同學問:非設計專業的,跨學科申請視傳有沒有問題?其實有的學校是明確指出歡迎跨學科報考的,因為課程/項目本身就很先鋒,需要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Goldsmiths就是以提倡搞跨學科實驗聞名的。
但是,跨學科可能意味著你在視傳專業中缺乏經驗,那么你的視覺傳達作品集和proposal中就要著重體現你本專業的學科是如何助益你做設計的,并且證明它。
比如你本行是學法律的,你在當實習律師的時候發現某個群體都有一些共性的困難(你發現了問題),你在和他們的接觸中逐漸發現他們缺乏關注,也沒有發聲渠道(你調研了問題形成的原因)。
這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項目,甚至足以彌補你對視傳的一些專業性的不足,也足夠證明你對設計的熱情和能力。因為這些項目中你具有別的設計專業的學生沒有視野和大量的一手調研資料,這樣就可以將你的跨學科背景變成無可替代的優勢。
Experimental
有英國面試官大佬透露過國內學生的作品集,包括被錄取了入學之后的國內學生作業都存在一個共性的問題,就是“沒有實驗精神”。這倒不是英國教授們對我們學生有偏見,而是我們目前的藝術教育中確實缺失了這一部分,確實沒教過學藝術的為什么要做實驗,以及調研和實驗也總分不清。
Thinking還是思維層面的,而實驗就涉及到行動了。其實實驗有一些代表性的方法:比如說肌理、拼貼、材料、光影等實驗,很多我們是接觸過的,像扎染、自然界采集的樹葉、花朵來制作顏料、絲網印刷、各種廢棄材料的“變廢為寶”的手作等等,只是當時不知道這個就是所謂的實驗。
實驗的對象甚至可以包括生物、微生物,比如觀察一個蘋果在自然環境下的腐敗的過程,細菌的涂片等等也可以實驗的一部分,這是自然生態類、探索可持續性等大熱課題一種重要的探索手法。
交互本身也不局限在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都存在著交互關系,考慮它們在不同的環境、氛圍、時間中的關系與影響也是實驗的一部分。
也可以舉辦實驗活動,根據你的主題去邀請特定的人群加入到你的測試環節,由你來記錄、觀測和分析你設計的合理性,并作出改進,可以參考上面提出的律師的例子。
還有共情實驗,比如角色扮演,讓人在去中心化的語境中重新思考日常中的命題,比如你研究視障人群友好的一款設計,那么你首先要自己體驗蒙住眼睛生活、出行中會遇到哪些障礙才能設身處地的做出解決問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