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會從建筑、詩集、成功學相關的8本書,來分享如何培養建筑思維,助力作品集制作,成功上岸名校。
為什么會介紹這些書呢?因為在我們申請過程中,院校都希望通過我們的作品集和文書等申請材料看到我們對建筑有清楚明了的認知、有深度的思考,對未來也有一定的規劃。
而這些書本能很好的開闊我們的眼界,了解更多建筑方面的知識,也能學會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建筑。有了這些方面知識的積累,我們才能更好的輸出有內涵的作品。
1、8本書了解現代、當代建筑
構建自己的思維體系
《千面英雄》很適合申請美國本科的同學,因為相對來說美國的探索和方向是比較有深層次內容的。這本書里作者嘗試去解釋人類發展這么多年來,經歷了這么多變化,形成不同的文化,各種不同文化有哪些共性。繼而揭示人類本身更內在的東西,對學建筑是很有幫助的。
《建筑十講》《走向新建筑》《建筑的復雜與矛盾性》《當代建筑理論的宣言》這四本書收集了現代、當代不同時期大量的建筑理論和宣言,講述了現代、當代的建筑,他們在被創作時的初衷、使用時的想法。
為什么要看這些東西呢?因為我們在做作品集的時候,每個項目也都要有清晰的切入點,哪怕是我們做一個小的house,那我們也要想著house是用來做什么,是提供給一家三口吃飯、睡覺的地方嗎?還是提供給小孩,讓孩子更快成長。我們在做不同項目時,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考,我們到底在做什么。
當然我們也要明白,沒有任何一個所謂的宣言是絕對正確的,都有相對應的時代背景。
在給大家推薦的書中,還有一本艾略特的詩集,之所以提到這本詩集,是因為這個文丘里在《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里反復提到這個詩集,不過當我們從一個詩人的角度去看世界,去思考、去想象的時候,往往也能夠看到很多不一樣的角度。
這個角度意味著什么?就是我們的設計的第一性,可以多樣化的擴展,不見得所有的建筑都是居住的、都是使用的機器,也不見得所有的建筑都要符合固有比例、古典美學。
《擬像與仿真》鮑德里亞的一本哲學書。如果大家想做元宇宙相關的內容,這本入門級的書一定要看。這樣的書有助于大家能夠更清晰的去表達,或者說大家更好的去思考手上現在做的這些項目或者是虛擬動畫,我們到底在做什么,我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Drawing》這本書沒什么多的文字,基本都是圖,更像是一本圖像化的當代建筑的理論和宣言。用圖的方式去表達了對建筑的認識或者是建筑師的想法。
那看這本書的好處,就是在看圖的時候可能沒辦法第一時間看懂,在我們不斷看圖的過程中,這些圖會在我們腦海里越來越深刻,我們也能與周圍的建筑聯系起來,我們也會更明白該怎么去畫圖,該怎么去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東西。
當我們有了自己對建筑的理解,制作作品集自然不是什么難的事情,也不存在說基礎不行、沒有基礎、沒有主題,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這些問題。
其實學建筑也不存在零基礎,因為至少你對這個城市建筑其實有非常深的感受,門、窗戶、以及各種基礎設施。
不管你是學計算機、生物的、文學的,那你也許潛移默化正在通過你自己的專業去感受建筑,這都是你的個人特色。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SFK往屆錄取學生經歷,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2、展現獨特風采
更易獲得青睞
在以往申請季中,SFK同學拿到了MIT、庫伯聯盟學院等名校offer,他們有計算機專業的、有熱愛音樂的,依然拿到了很好的offer。
麻省理工學院MIT 研究生錄取 戴同學
戴同學本科在香港城市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但他一直對建筑都有濃厚的興趣,并決定在研究生階段申請建筑專業,深入學習。
基于這樣的情況,在導師的建議下,戴同學從兩個方面出發:
一方面,從他擅長的計算機專業入手,去引發他思考計算機在建筑行業可以發展出的各類優勢,例如一些人工智能在建筑界的運用等。
另一方面,也因為他本身不是建筑專業的學生,所以要進行建筑學本身的理論和知識的教學。
戴同學作品集節選,學生作品集未經授權禁止一切形式轉載
戴同學對攝影也有很大的興趣,他拍了很多香港城市的建筑,也有助于加深他對于建筑學科的認識和觀察。
于是,結合他的愛好、專業、建筑,導師將他的這些潛在優勢組合在一起,讓他在申請中最大化展現自己所具備的素質,最終成功拿下名校。
庫伯聯盟學院 本科錄取 胡同學
胡同學有一些藝術基礎:她有音樂基礎,會作曲,同時也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其次,她參加過一些國際性的比賽,申請背景相對比較優秀。
針對她想要申請的庫伯聯盟來說,學校對學生的考察,希望更多的看到學生在建筑學方面的潛質,怎樣將她的藝術基礎轉到建筑天賦,是導師要幫助她做的最重要的事。
胡同學作品集節選,學生作品未經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使用
以她的音樂基礎為例,因為音樂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個人的邏輯能力,對音樂結構性的把握也可以轉嫁到建筑上來。于是,在教學中,導師幫助她挖掘出來更多學校想要看到學生擁有的潛質。
其實,作品集所體現出來的不僅是學生的專業能力或者天賦水平,其實也是他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發掘自身優勢,然后讓它們發揮出來。